媒体视角
【媒体视角】一部电影上线公映,一支舞蹈全国展演!看济南艺术学校的师者答卷
发布时间: 2025-09-11 09:29         阅读:

  在济南艺术学校,有一群默默耕耘的“育花人”。他们以艺术为舟,以教育为桨,在岁月的长河中摆渡无数怀揣梦想的学子;他们以讲台为幕,以身心为笔,在教育的舞台上演绎着平凡而伟大的育人篇章。

  随着全国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和电影《校歌》影院公映的消息传来,济南艺术学校播音主持与表演专业和中国舞表演专业也华丽“出圈”。所有光芒背后,都是努力耕耘的时光。


 
用专业与热爱
点亮舞台与心灵


  “团队里的老师大部分都是研究生学历,业务能力都非常强,很敬业,不怕吃苦。”作为济南艺术学校播音主持与表演教研室主任,每每谈起她的团队,隋丽都如数家珍。

  这个仅七人组成的精英团队,近年来承担了济南市教育系统心理剧从剧本创作到舞台呈现的全部工作。“下着雪也得开车进校,团队老师全是义务承担全市教育系统的这项工作。”隋丽回忆起第一届心理剧展演时的情景依然动容。

  为什么愿意如此付出?团队的老师们有着共同的心声:“只要有一个孩子受益,这个事儿就有价值。”济南艺术学校播音表演教研室不仅在校内开展心理剧创作,还走向社会举办公益演出、剧本朗读等活动,与省会大剧院合作推出免费演出,为社区带去艺术滋养。

  专业实力是这个团队的底色。市级课题年年立项,优质课年年获奖,原创剧目《使命》《归途》等作品广受好评。最近在影院公映的红色电影《校歌》,更是团队专业能力的集中展现。该片以1937年济南沦陷时期正谊中学(现济南艺术学校)师生用校歌作为暗号与敌斗争的真实历史为蓝本,采用黑白与彩色交织的双线叙事,为泉城学子带来一堂穿越近百年的“大思政课”。正谊剧社作为济南艺术学校的一支重要戏剧社团,在团长隋丽的带领下,在过去的几年中创作排练了20多部原创校园戏剧作品,以其独特的创新性和卓越的表演技艺,在校内外各种戏剧比赛和活动中赢得了广泛的好评,荣获济南市高水平艺术团、济南“百佳社团”称号。

  隋丽作为团队带头人,深知“知人善用”的力量。2000年出生的李瑞莲大学毕业后考入济南艺术学校,性格内向却热爱影视创作。隋丽发现她的特长后,将教研室的宣传视频工作交给她。一年来,学校专业的所有招生宣传片、期末汇报宣传片、节假日宣传片都出自李瑞莲之手。“她有成就感了,工作也变得很主动,与团队的融合度也非常高。”隋丽欣慰地说。

  李鹏飞从济南艺术学校毕业考入大学深造,后又考回母校任教,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方面有深厚造诣,导演和剧本创作能力突出;孔维雪老师班级育人能力特别强,擅长家校沟通和学生管理;丁晓宇老师颇有主持经验,还刚获得山东省优质课二等奖……在这个团队中,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特长。“我的同事们都太好了,优点太多了,执行力强、凝聚力强,指哪打哪。无论做什么工作,没有一个人问过多少钱,没有一个人要过名和利。”隋丽的话语中充满自豪。正是这种不计个人得失、全身心投入教育的团队精神,让这个七人小团队爆发出了巨大的能量。


 
用铁人精神
铸就艺术丰碑
 


  “铁人舞蹈组”——这个称号在济南艺术学校响亮而贴切。舞蹈教研室主任窦程程是这个团队的领军人,也是学校舞蹈专业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者。

  1999年,窦程程来到济南艺术学校,那一年正好是舞蹈表演专业成立的第一年。“记得最开始的时候,舞蹈专业每一名老师都身兼数职,像我自己就要同时教基训、民舞、剧目三门专业课,带早功晚功,还当着57名学生的班主任。现在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窦程程回忆道。

  直到今天,舞蹈专业已经发展成为拥有20多名优秀教师的强大团队,其中不乏毕业自北京舞蹈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的精兵强将,学生规模近500人,舞蹈专业成为济南艺术学校学生数量最庞大的一个专业。“铁人”的称号背后,是日复一日的坚守和年复一年的拼搏。

  “铁人舞蹈组”最核心的战斗力来自团队拧成一股绳的协同劲儿。2023年,团队启动山东省教育教学创新团队申报工作,那段时间,舞蹈组办公室的灯成了全校熄得最晚的——白天大家正常上课,晚上就扎进材料堆里“挑灯夜战”。谁的课少,就多承担些文字梳理;谁擅长排版,就负责美化文档;谁了解毕业生的发展情况,就联系往届毕业生收集案例。遇上省市春晚、艺术展演这样的大型活动,整个团队通宵达旦更是家常便饭。2024年团队首次承办了济南市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舞蹈表演赛项。从各校踊跃报名起,至联络各代表队、收集音乐、沟通协调、教师团队命题,以及迎接代表队到校研讨、解答各队伍疑问,一系列工作均紧张有序进行,无一人懈怠。“没有人喊累,也都不愿早走,都希望能多为团体做一些事情。在我们舞蹈组,没有‘你的事’,也没有‘我的事’,只有‘我们的事’。”窦程程说。努力终有回报——2024年,团队被评为山东省教育教学创新团队,也是山东省唯一一个舞蹈专业的团队,充分证明了团队的实力。

  过硬的团队实力所带来的便是亮眼的成绩,原创舞蹈《牵手》在“桃李杯”全国青少年舞蹈大赛中获三等奖、《血色童心》获优秀表演奖;舞蹈《生命树》和《东城决》分获全国第五届、第六届中小学文艺展演一等奖,原创舞蹈《典·灯》荣获齐鲁舞韵山东省第五届专业舞蹈比赛一等奖第一名,荣获第四届CEFA“芳华杯”艺术职业教育舞蹈教学技能竞赛中职组中国古典群舞项目三等奖。

  2024年4月,由教育部主办的全国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揭晓,济南艺术学校凭借舞蹈《典·灯》摘得一等奖。窦程程作为作品主创,带队奔赴湖南长沙参加全国现场展演,作为唯一一支代表山东省参加舞蹈展演的队伍,以亮眼成绩展现了山东省艺术教育成果。


 
用机制创新
构筑艺术教育人才高地
 


  优秀教师团队“出圈”的背后,是济南艺术学校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创新举措和扎实工作。

  学校深入实施“青蓝工程”,建立了一套成熟的师徒传承机制。不只是形式上的结对子,而是要求每位“蓝教师”必须定期走进“青教师”的课堂,在真实的授课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90后青年教师安宁入职济南艺术学校后的导师就是窦程程。从教案设计的每个细节,到课堂管理的艺术;从动作示范的精准把控,到与学生沟通的智慧,窦程程都会手把手、心贴心地倾囊相授。

  “传帮带”既是工作,更是使命。一位位老教师把自己数十年的教育经验和教学智慧化作一盏盏明灯,照亮着年轻教师的成长之路。在他们的悉心指导下,一批批“青教师”崭露头角。以窦程程带领的“铁人舞蹈组”为例,张翼鸣先后斩获市级青年教师优质课一等奖和省级优质课二等奖;安宁在第十七届、十八届济南市班级文化艺术节中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称号;王思琪、孙颖荣获校级公开课一等奖。

  不难看出,优秀教师的成长,优秀团队的塑造,离不开学校精心创造的发展平台和机会。无论是播表团队的隋丽,还是舞蹈团队的窦程程,都在千方百计为青年教师创造锻炼提高的机遇,以技促教,以练促教,督促青年教师实现个人成长的“进阶”。如今年的高三专业教学汇报,确定好剧目后,每个老师负责一个板块,既发挥了个人特长,又促进了团队协作。因人制宜的管理方式,极大地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各展所长攻坚克难的团队文化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增强了教师的归属感和成就感。

  为了保持教学的先进性,济南艺术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保持与行业尖端院校和机构的密切联系。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让教师及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学习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发展同步。

  隋丽团队和窦程程团队的故事,是艺术教育工作者默默奉献的缩影。一个个省市级、国家级奖项的取得,一位位优秀的教师站上领奖台,济南艺术学校通过科学的机制、良好的环境,不断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打造出高素质的专业化教师队伍,为艺术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书写更多精彩的育人篇章。

  来源:济南日报